books.jpg

今天刷抖音又刷到教育相关的,评论区里的家长们也是牢骚一片。

其实中国式教育这东西,两个有点层次的人讨论,说不了几句就知道深层次是体制在桎梏,但要是大谈体制,又有些空洞乏味和不着边际。所以说说实际小问题。

1,教育举国择优体制过时,穷人孩子没其他出路

教师是公职,一个国家教育根本目的,本应该是因材施教,不拘一格,为社会培养多元化人才。而中国K12基本上在为上流社会培养精英型“干才”,所谓“干才”,就是干活的人才。因为关键性和优渥的岗位几乎成了世袭罔替,国家只需要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基础上,用一套过时的东西,培养脑瓜不笨的人为上层人打工即可。这和奥运选运动员一样是举国体制,选出来的很多是拔尖的人才,而更多的则是淘汰的“废渣”,这些“废渣”里,存在着大量的优秀人才甚至顶尖人才,国家并不在乎,因为量在那摆着,总能选出有用的。优秀的人没学到自己应该学的,无法发挥自己所长,认知被洗乱,造成就业困难。穷人孩子也没其他出路,只能学这套过时的象牙塔里的东西,像是新时代八股一样,往上钻。学了找不到工作,不学则更没存在感。举国体制不鼓励、甚至迫害“教育异类”的出现,国家上纲上线,政治挂帅,更需要顺从体制的精英化“奴才”来用,而不是有想法和创意的真正的“人才”,所以这个国家很难诞生卓越的创新。

2,学的大多是不切实际,没有用的东西

那些教材根本不是为中国国情量身定制的,而是照搬照抄国外的很多过时的东西,在科技化时代偏理轻文,很多人学了高数一辈子只用来买菜。大学毕业以后面临社会要再培训职业技能,补上极度欠缺的社会认知后,迷茫到30多岁才稳定下来。不是根据工作的市场需求而学,而是沉迷在一些老旧的教学大纲缝缝补补。英语很多学了12年还是哑巴英语,学生们单线思维,只会应付考试,缺乏思考和文化。

3,教育在产业化和非产业化中间摇摆

教育产业化并不是问题,但是公职人员想拿补课来赚钱是大错特错。国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,但仍堵不住这些漏洞。教师、教授质量参差,很多是师范学院内里混了4年的,出来教学生。很多教授评定职称,都不过是那套请客送礼走潜规则,有能力的不多,有师德的并且有能力的更是凤毛麟角。教授、教师那点工资,要师德有点困难,不要师德去偷摸办补习班,又影响风气和政策。

4,内卷的考试决定了课业繁重成了必然

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现在大学本科文凭已经泛滥,但是仍然内卷,非一本的已经成了“废渣”,也就是说让大家都上大学,并不能避免内卷,而作为废渣中的废渣的职业教育,则更成了提早为人生失败铺路的垫脚石。学生在学习12年课业的时候,上面那些世袭罔替的政客们只讲政治,没有教育创新,所谓创新就是不断提升考试难度,让学生不断的在书山卷海里挣扎。

5,用国家思维框束教育二字,视之为“正宗”和“正经出路”

不好好上学的,都成了坏孩子,好好上学的,听话的才是好孩子。从小就填鸭洗脑这种观念,这就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。用国家体制形态早早的压在孩子们身上,像商鞅只给民众耕战一条路一样,试图只给国人一条教育之路,拿教育和考试,和上学混为一谈。利用孩子需要早年社交,绑架、逼迫孩子家长不得不跟着“大流”去上学。上了学就要听那些已经在过时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教师的话,然后一代一代这么走下来。

添加新评论